近年來,江蘇省淮安市金湖縣住房和城鄉建設局多措并舉推動黨建與物業管理服務工作深度融合,努力打造“紅色物業”治理共同體,讓物管“飄紅”、民生“疏堵”、治理增效,奏響社區治理“幸福曲”。
構建“紅色體系”探索黨建引領“新模式”
金湖縣住房和城鄉建設局堅持把黨的領導作為黨建統領社區治理的關鍵,推動黨建嵌入物業管理服務“新模式”。在全市率先成立隸屬該縣住房和城鄉建設局黨委管理的縣物業管理服務行業黨委和6家小區物業服務企業黨支部。拓展黨群服務站、議事平臺等工作載體,鼓勵流動黨員、退休人員中的黨員將組織關系轉入社區黨組織,成立功能型黨支部。把黨的領導全面植入小區業主管理規約、業主大會(業主委員會)議事規則,在縣委組織部的指導下,制定出臺《關于加強黨建引領物業服務企業和業主委員會建設的實施意見》和《金湖縣城市住宅小區業主委員會運行管理暫行辦法》,從建強組織、理順職能、壓實責任著手,強化黨組織對業主委員會、物業服務企業的管理監督,引導業主委員會、物業服務企業組織居民有序開展小區自治,形成組織工作有創新、服務幫扶有溫情、左鄰右舍是樂鄰的新模式,推動小區治理從“獨角戲”變為“大合唱”。目前,已有40個物業托管小區成立業主委員會或物業管理委員會。
實施“紅色治理” 激發小區治理“內動力”
深化行業監管和保障支撐,全面構建黨領導下的治理機制,把黨旗插在小區治理“第一線”。在縣紀委指導下,聚焦群眾反映強烈的物業管理服務領域開展專項整治,清退違規多收、亂收的111.28萬元。修訂完善《金湖物業服務企業考核獎懲辦法》,將業主評價納入小區物業管理服務考評體系,業主每次對報修投訴事項處置結果進行陽光評價,每季度對物業服務企業管理服務情況線上打分,評價及打分結果作為小區物業服務等級動態調整重要參考,推動全縣物業服務質量上臺階。結合縣委、縣政府民生實事工程,推行“紅色”督辦,對群眾“急難愁盼”問題逐項跟進,銷號管理,打好打準防違治違“組合拳”,持續實施老舊小區改造和配套設施升級提檔,真正提升群眾幸福指數。
探索“互聯網+物業”深度融合,開發“陽光物業”APP線上監管平臺,設置小區信息、社區信息、收支公示、活動公告、維修申請、投訴舉報、維修資金表決、評價打分8大模塊,實時向小區居民推送服務信息。簡化維修資金申請使用流程,把維修資金審批融入“陽光物業”APP平臺,線上全程公示申請流程、維修方案、資金使用等情況,業主可隨時查詢辦理進程并對辦理結果進行打分,實現維修資金申請線上“一屏辦”“指尖辦”,提升資金使用效率和透明度。啟用以來,“陽光物業”APP平臺接到業主報修84件全部辦結。
彰顯“紅色氣質” 實現服務群眾“零距離”
把黨建引領置于精準高效服務群眾之中,著力在服務群眾中凝聚民心,站好服務群眾“先鋒崗”。推進多部門多元共治,把基層社區、12345平臺、數字城管交辦工單作為收集社情民意、化解矛盾糾紛、為民服務的“前沿哨”,做到“民有所呼,我有所應”。主動加強與社區聯勤聯動,深入推進“雙報到”志愿服務進小區,鼓勵在職黨員到居住地小區開展志愿服務,實現黨員作用發揮從“工作圈”覆蓋到“生活圈”。疫情防控期間,該縣充分發揮“紅色管委會”“紅色物業”作用,廣泛發動專職網格員、機關干部、黨員志愿者等參與疫情防控,讓黨旗高高飄揚在疫情防控的“前沿陣地”。積極引導、培育志愿性、互助性社會組織入駐小區開展個性化、專業化服務,形成功能互補、共融共通的服務陣地群,實地調解鄰里糾紛、檢查維修水電、打掃清理樓道等。今年以來,已解決居民反映的難點、痛點問題超過200余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