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table id="vttun"><option id="vttun"></option></table>
      <p id="vttun"></p>

      1. <pre id="vttun"></pre>
        <table id="vttun"><option id="vttun"><ol id="vttun"></ol></option></table>
        1. <samp id="vttun"><del id="vttun"><xmp id="vttun"></xmp></del></samp>
          ?

          中華人民共和國住房和城鄉建設部主管

          中國建設報社主辦

          中共中央宣傳部舉行新時代住房和城鄉建設事業高質量發展舉措和成效新聞發布會
          2022-09-14 19:21:57來源:中國發布

          中共中央宣傳部于9月14日下午舉行“中國這十年”系列主題新聞發布會,住房和城鄉建設部副部長姜萬榮介紹新時代住房和城鄉建設事業高質量發展舉措和成效有關情況,并答記者問。

          文字實錄

          中宣部對外新聞局副局長、新聞發言人壽小麗:

          女士們、先生們,大家下午好!歡迎出席中共中央宣傳部新聞發布會。今天我們舉行“中國這十年”系列主題新聞發布會的第31場,我們非常高興邀請到住房和城鄉建設部副部長姜萬榮先生,請他為大家介紹新時代住房和城鄉建設事業高質量發展舉措和成效有關情況,并回答大家感興趣的問題。出席今天新聞發布會的還有:住房和城鄉建設部總工程師李如生先生,辦公廳主任李曉龍先生,新聞發言人、住房改革與發展司司長王勝軍先生。

          下面,我們首先請姜萬榮先生作介紹。

          住房和城鄉建設部副部長姜萬榮:

          女士們、先生們,媒體界的各位朋友們,大家下午好!很高興在黨的二十大即將召開之際,出席今天下午的新聞發布會,也感謝中宣部給我們這樣一次機會,介紹近十年來住房和城鄉建設發展的歷程和取得的成就。我和我的幾位同事將一起來回答大家關心和關注的問題。首先,我代表住房和城鄉建設部感謝大家長期以來對住房和城鄉建設事業的關心和支持。

          黨的十八大以來,習近平總書記對住房和城鄉建設工作作出了一系列重要指示批示,提出了一系列新思想、新理念、新戰略,為我們做好住房和城鄉建設工作提供了科學指引和根本遵循。在黨中央、國務院堅強領導下,住房和城鄉建設部動員和指導全行業全系統廣大職工干部,深學篤行、真抓實干,努力建設大美城鄉,促進全體人民住有所居,推進住房和城鄉建設事業取得歷史性成就。

          這十年,是我國歷史上保障性安居工程建設規模最大、投資最多的十年,億萬百姓喜圓安居夢想。我們把加快推進住房保障體系建設,作為滿足群眾基本住房需求、實現全體人民住有所居的重要任務,努力為百姓安居托底。住房保障體系不斷完善,保障性住房建設穩步推進,棚戶區改造大力實施,住房公積金惠及群體逐步擴大,住房保障能力持續增強。十年來,累計完成投資14.8萬億元,建設各類保障性住房和棚戶區改造安置住房5900多萬套,低保、低收入住房困難家庭基本實現應保盡保,1.4億多群眾喜圓安居夢。

          這十年,是我國房地產業發展速度最快、房地產市場規范程度不斷提高的十年,人民群眾居住條件顯著改善。我們牢牢把握“房子是用來住的、不是用來炒的”定位不動搖,因城施策、分類指導,促進房地產市場平穩健康發展。我們穩妥實施房地產長效機制,落實落細城市主體責任和省級監管責任,建立健全房地產市場監管體系,堅定不移穩地價、穩房價、穩預期。這十年,住房供應規模持續增加,商品住宅銷售面積累計132.34億平方米,是上一個十年的2.2倍。住房品質逐步提升,新建住房質量更高、配套設施更全、居住環境更加優美。

          這十年,是我國城市發展方式加快轉變、發展質量顯著提高的十年,城市更健康、更安全、更宜居。我們堅持“一個尊重、五個統籌”,把讓人民宜居安居放在首位,把最好的資源留給人民,提高民生保障和公共服務供給水平,推進內涵式、集約型、綠色化發展,努力探索中國特色的城市高質量發展道路。十年來,城市功能不斷完善,城市人居環境顯著改善,城市治理水平明顯提高。2021年,我國常住人口城鎮化率達到64.72%,建成區面積6.2萬平方公里,城市燃氣普及率98.0%,供水普及率99.4%,城市建成區綠地率38.7%,人均公園綠地面積14.87平方米。人民群眾在城市生活得更方便、更舒心、更美好。

          這十年,是我國鄉村建設力度空前、鄉村面貌發生巨變的十年。廣大農民擁有了更多獲得感、幸福感、安全感。我們深入落實脫貧攻堅、全面推進鄉村振興的任務要求,大力實施農村危房改造,推進鄉村建設行動,整治農村人居環境,努力建設美麗宜居鄉村。全國2341.6萬戶建檔立卡貧困戶實現住房安全有保障,歷史性解決了農村貧困群眾的住房安全問題。累計建設5萬個以上具有地方特色的美麗鄉村,全國90%以上的自然村生活垃圾得到收運處理。6819個具有重要保護價值的村落列入中國傳統村落名錄,保護文物古跡、歷史建筑、傳統民居、寺廟祠堂等傳統建筑52萬棟,形成了世界上規模最大、內容和價值最豐富的農耕文明遺產保護群。

          這十年,是我國建筑業轉型升級、從建造大國邁向建造強國的十年,中國建造持續改變著中國的面貌。我們深化建筑業“放管服”和工程建設項目審批制度改革,完善監管體制機制,強化質量安全管理,優化營商環境,推動智能建造與新型建筑工業化協同發展。十年來,建筑業的國民經濟支柱產業地位更加牢固,建筑產業現代化程度大幅提升,工程質量穩步提高。2021年,建筑業總產值達到29.3萬億元,是2012年的2.1倍;增加值達到8萬億元、占GDP的7%;吸納就業超過5000萬人。港珠澳大橋、北京大興國際機場等一批世界級標志性重大工程相繼建成,“中國建造”展示了強大綜合國力。

          這十年,成就非凡。這一切,根本在于以習近平同志為核心的黨中央堅強領導,根本在于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的科學指引。這一切,凝聚了新時代建設者的智慧和汗水,凝聚了社會各方面和廣大人民群眾共建美好城鄉、同圓安居夢想的磅礴力量。站在新的歷史起點上,我們將緊緊圍繞新時代新征程黨的中心任務,知責于心、擔責于身、履責于行,奮力譜寫住房和城鄉建設事業高質量發展新篇章,為全面建設社會主義現代化強國、實現第二個百年奮斗目標作出新的更大貢獻,以優異成績迎接黨的二十大勝利召開。

          謝謝!

          壽小麗:

          謝謝。下面我們進入答問環節,提問前請各位通報一下所在的新聞機構。

          海報新聞記者:

          十年來,我國城市發展成就有目共睹,城市環境更加優美,功能更加完善,老百姓的生活也更加方便。請您介紹一下住房和城鄉建設部在推進城市建設,改善城市風貌方面采取了哪些措施?謝謝。

          姜萬榮:

          謝謝你的提問,我們大家都生活在城市里,也都親身感受到了這些年城市的發展變化。這個問題有請辦公廳主任李曉龍同志回答。

          住房和城鄉建設部辦公廳主任李曉龍:

          謝謝你的提問。城市工作在黨和國家全局中具有舉足輕重的地位。黨的十八大以來,習近平總書記對城市工作提出了一系列新理念新思想新戰略,深刻揭示了城市建設發展為了誰、依靠誰的根本問題,深刻回答了建設什么樣的城市、怎樣建設城市的重大命題,為推動城市高質量發展提供了根本遵循。

          2015年12月,時隔37年,我們又召開了中央城市工作會議,明確了城市發展的總體思路和目標任務。這次會議對于城市工作具有重要的里程碑意義,我國城市發展由此掀開了歷史性的一頁。

          十年來,我們始終堅持以人民為中心的發展思想,聚焦解決群眾“急難愁盼”問題,努力為人民群眾創造高品質的生活空間,讓城市更健康、更安全、更宜居。

          這十年,是我國城市人居環境大幅改善的十年。我們持續開展城市生態修復和功能修補,全面實施城鎮老舊小區改造,深入推進生活垃圾分類、城市園林綠化,基本消除了地級以上城市建成區的黑臭水體,城市環境更加宜居。全國累計開工改造老舊小區16.3萬個,惠及居民超過2800萬戶,297個地級以上城市實行垃圾分類,覆蓋1.5億戶居民。

          這十年,是我國城市綜合承載力穩步提升的十年。我們大力推進城市基礎設施體系化建設,加快推進新型城市基礎設施,統籌推動城市地下空間和市政基礎設施建設,加大老舊設施改造力度。剛才萬榮副部長在介紹中對這塊有個數字的說明,我就不再說了。

          這十年,是我國城市安全發展基礎不斷夯實的十年。我們推動建立城市治理風險清單制度,開展房屋建筑和市政設施普查和安全隱患排查整治。大力推進海綿城市建設,在75個城市開展了海綿城市的試點。整治完成了60個重點城市排查出的1116個易澇積水區段,系統治理城市內澇。

          這十年,也是我國城市工作體制機制更加完善的十年。我們建立健全城市體檢評估制度,為精確查找和解決“城市病”的“病根”提供了有力支撐;包括推動城市CIM平臺和城市運行管理服務平臺建設,穩步實施城市更新行動。

          十年來,我國城市建設發展的成就舉世矚目,得到了國際社會的認可。我們推動聯合國設立了“世界城市日”和“全球可持續發展城市獎(上海獎)”,加強城市間交流與分享,推動落實全球發展倡議和聯合國2030年可持續發展議程,共同促進全球城市可持續發展。謝謝。

          第一財經記者:

          建筑業是國民經濟的支柱產業。請問,住房和城鄉建設部在推動建筑業產業結構升級方面做了哪些工作?“中國建造”是如何改變中國面貌的?謝謝。

          姜萬榮:

          就像我剛才在開場白里介紹的,中國現在是一個建筑大國,也正在向建筑強國轉變。我國的一些國際性標志性工程,也正在穩步推進。這個問題有請住房和城鄉建設部總工程師李如生同志給大家作介紹。

          住房和城鄉建設部總工程師李如生:

          謝謝這位記者。剛才姜副部長也提到了,黨的十八大以來,這十年是建筑業轉型升級的重要時期,“中國建造”也展示出了強大的綜合實力。我想再補充幾點情況。

          建筑業這十年,產業規模不斷擴大。建筑業增加值從3.69萬億元增加到8.01萬億元,占國內生產總值的比重一直保持在6.85%以上,國民經濟支柱產業地位持續鞏固。2021年,建筑業總產值達到29.3萬億元,是2012年的2倍多。建筑業從業人數達到5282.94萬人,比2012年增加了1000多萬人。

          建筑業這十年,發展效益大幅提升。工程設計、建造水平、工程質量安全形勢、科技創新水平以及勞動者技能都在顯著提升,勞動生產率達到每個人47.3萬元,比2012年提高近六成。裝配式建筑、建筑機器人、建筑產業互聯網等一批新產品、新業態、新模式初步形成。2021年,全國新建裝配式建筑面積達到7.4億平方米,占新建建筑比例的24.5%。

          建筑業這十年,建筑業有力支撐了基本民生保障。城市基礎設施、學校、醫院建設,以及棚戶區改造、老舊小區改造等一批民生工程,顯著改變了城鄉面貌,便利了人民群眾生產生活。以城市軌道交通建設為例,到2021年年底,線路總長度達到8571公里,是2012年的4倍多,年客運量達到了236億人次,極大地方便了人民群眾的出行。像大興國際機場、港珠澳大橋、火神山、雷神山醫院等一批代表性工程,是建筑業轉型發展成果的濃縮和展現,也是“中國建造”的最佳名片。

          建筑業這十年,“走出去”步伐也在加快。國際競爭力顯著增強,對外工程承包遍布全球190余個國家和地區。2013年以來,對外承包工程完成營業額、新簽合同額總體保持持續增長態勢。2021年,79家企業入選全球最大的250家國際承包商榜單,企業數量和業務占比從2014年開始連續蟬聯全球第一。

          應該說,“中國建造”品牌影響力持續提升。我們還記得,習近平總書記在2019年新年致辭中強調,中國制造、中國創造、中國建造共同發力,繼續改變著中國的面貌。這既是對建筑業的肯定,更包含著對建筑業未來發展的殷切期望。

          下一步,我們將進一步深化建筑業改革,堅持創新驅動、科技引領,推動建筑業轉型升級和高質量發展,繼續打造“中國建造”品牌,為經濟社會持續健康發展作出更大貢獻。

          謝謝!

          中國新聞社記者:

          住房安全有保障是脫貧攻堅“兩不愁三保障”的重要內容之一。請問,住房和城鄉建設部是如何推動實現農村貧困人口住房安全有保障目標的?謝謝。

          李如生:

          剛才姜副部長在前面介紹中也提到,在脫貧攻堅戰役當中,全國2341.6萬戶建檔立卡貧困戶全部實現了住房安全有保障,歷史性解決了農村貧困人口住房安全問題。我們非常欣慰地看到,貧困群眾告別了四面漏風的泥草屋,住上了寬敞明亮的磚瓦房,充滿了獲得感、幸福感和安全感。在這方面,我們重點抓以下幾方面的工作:

          一是,精準識別。我們組織制定了適用性強的農村危房鑒定標準,明確了A、B、C、D四級農房判定標準。A級是安全的,B級是基本安全的,C級是局部危險的,D級是整體危險的,判定為C和D級的全部納入危房改造。

          二是,壓實責任。我們將建檔立卡貧困戶作為攻堅重點,堅持省負總責、市縣鄉抓落實,逐村逐戶進行安全評定,建立危房改造臺賬,統籌好項目、資金和人力。以農戶自建為主,政府給予資金補助,對深度貧困地區給予政策傾斜。實行銷號制度,改造一戶,銷號一戶。

          三是,專業幫扶。我們組織編制操作性強的改造、竣工驗收等技術標準和導則,對施工及管理人員開展培訓,組織力量對深度貧困地區開展對口技術援助和幫扶,提高危房改造的技術含量,切實提升房屋質量。

          四是,精心核驗。我們會同有關部門組織開展全國建檔立卡貧困戶住房安全有保障的核驗工作,充分發揮“五級書記抓扶貧”的制度優勢,組織各地依靠村“兩委”、駐村第一書記和駐村工作隊,對全國建檔立卡貧困戶的住房安全情況逐戶進行核驗,確保不漏一戶、不落一人。

          下一步,住房和城鄉建設部將鞏固拓展脫貧攻堅成果同鄉村振興有效銜接,開展動態監測,繼續實施農村危房改造和抗震改造,加快建立農村低收入群體住房安全保障長效機制,讓廣大農村群眾住得更放心、更安心、更舒心。謝謝。

          長江日報記者:

          城市管理工作與群眾利益密切相關,社會各界高度關注。習近平總書記指出,城市管理應該像繡花一樣精細。請問,住房和城鄉建設部在這方面做了哪些工作?謝謝。

          姜萬榮:

          俗話說,“三分建設、七分管理”。管理好一個城市,特別是一些特大城市,是一個非常難的事。習近平總書記在這方面多次提出了明確要求。今天有請我們新聞發言人王勝軍同志作一個介紹。

          住房和城鄉建設部新聞發言人、住房改革與發展司司長王勝軍:

          謝謝您的提問。近年來,我們認真落實習近平總書記關于城市管理應該像繡花一樣精細的重要指示精神,制定了推進城市精細化管理專項工作方案,指導各地城市管理部門深入推進城市管理執法體制改革,在改進城市管理上下功夫,在提升精細化水平上作文章。

          第一,深化體制改革,穿好“繡花線”。國家、省、市、縣四級城市管理架構基本建立,住房和城鄉建設部設立城市管理監督局,各?。▍^、市)也明確了城市管理主管部門,市、縣普遍實現機構綜合設置。法規標準逐步完善,《城市管理執法辦法》《城市戶外廣告和招牌設施技術標準》等頒布實施。我們推進“城市管理進社區”,打通服務群眾“最后一公里”,推動建立多元共治的城市治理新格局。

          第二,注重科技賦能,磨好“繡花針”。全面啟動國家、省、市三級城市運行管理服務平臺體系建設,構建互聯互通、數據共享、業務協同“一張網”,建立用數據說話、決策、管理、創新的新機制。國家平臺、省平臺“觀全域、重指導、強監督”;市級平臺“抓統籌、重實戰、強考核”。上海、杭州、青島等一些城市推動“一網統管”,初步實現了城市運行事項的源頭管控、過程監測、預報預警、應急處置和綜合治理。

          第三,加強城市管理隊伍建設,練好“繡花功”。我們在全國持續開展“強基礎、轉作風、樹形象”專項行動,制定了《城市管理執法行為規范》,全面推行行政執法“三項制度”,促進嚴格規范公正文明執法。我們還推廣“721工作法”,用服務的手段解決70%的問題,用管理的手段解決20%的問題,用執法手段來兜底解決10%的問題。在新冠肺炎疫情防控和抗擊內澇、臺風、暴雪等災害中,城管隊員勇擔當、沖在前、作貢獻。張桂鳳等3名城市管理執法人員榮獲全國“人民滿意的公務員”稱號。

          第四,護航城市運行,繪好“繡花圖”。我們制定《城市市容市貌干凈整潔有序安全標準》,主要指標納入全國文明城市標準測評體系。持續開展市容環境整治,著力治理背街小巷、廣告牌匾、窨井蓋等難點問題。組織開展城市治理風險清單管理制度試點、城市基礎設施安全運行監測試點,建設燃氣、供水、排水、供電、熱力、橋梁等信息綜合性監測系統,提高城市風險防控能力。

          謝謝!

          12
          網友評論
          ? Top 亚洲综合无码明星蕉在线视频
          1. <table id="vttun"><option id="vttun"></option></table>
              <p id="vttun"></p>

              1. <pre id="vttun"></pre>
                <table id="vttun"><option id="vttun"><ol id="vttun"></ol></option></table>
                1. <samp id="vttun"><del id="vttun"><xmp id="vttun"></xmp></del></samp>